双级真空滤油机
本机是由齿轮泵l、滤清器4、安全阀5、回油阀3、放液水嘴7、滤床8(包括压力表、滤板、滤框、滤纸、油盘)、前支架12、后支架9、底盘11、拉杆13、联轴器10及电动机安装在底盘之上滤床之下,滤清器安装在齿轮泵的前侧,在滤清器上装有回油阀,并用聚氯乙烯管与油盘连接,滤床安装于齿轮泵与前后支架上边,其中滤板、滤框(见表1)顺序交替地组成各个独立的过滤室,滤纸夹在滤板与滤框之间。进、出油口胶管连接在进、出管接头15、6上,被滤油液从滤清器进油孔处吸入,通过滤清器去除较大杂质后,再进入齿轮泵。由于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带动齿轮泵旋转,使齿轮对油液产生挤压作用,因而使滤油液流进滤床,渗透出滤油纸将油中杂质滤净。由于滤油纸的毛细管作用,可以吸收油中残留水份。然后将滤油液从油管排出。安全阀的作用是控制管道系统的压力,当油压超过规定值时,安全阀就立即启动,使滤油液在泵中自行循环,油压不再上升,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转。回油阀借助齿轮泵进油口的真空作用,将油盘内的油吸入滤清器。放液水嘴供取油样进行耐压及其它理化性能试验。由于本机采用底盘滚轮14结构,可以通过人力拉动拉杆进行移动。
四、配套产品
电热恒温箱,系板框式加压滤油机配套产品,用于干燥滤油纸;亦可单独供工厂、学校、医院化验室用于无挥发性,不易燃物的烘焙干燥
冲孔器,系滤油机配套产品,用于滤油纸进、出油孔的冲制。
五、 型号说明
六、调整及试车
a)滤床上滤板、滤框、滤纸的放置位置应是,贴近两端止推扳压紧扳各放三张滤纸,然后放置滤板,再后滤板、滤框……交替顺序安放,板与框之间各夹放滤纸两张。滤板、滤框一侧为三角形支撑耳,另一侧为圆弧形支撑耳,用以支撑于两根支承杆(板)上。滤板、滤框的三角耳、圆弧耳必须与压紧板上的三角耳、圆弧耳在同一侧,且三角形耳必须安装在进液的一边,不能放错,否则将失去过滤能力。滤板、滤框均应以圆弧支撑耳一侧靠实支承杆定位。滤纸应使用清洁干燥的滤纸,如若使用清洗烘干后的旧滤纸时,应将滤纸脏污的一面对着滤框放置,以免清洁不净的杂质被冲刷下来而污染过滤后的油液。滤板、滤框安装完毕,复查位置是否正确,然后旋转手柄压紧,压紧时不允许加长压紧手柄,且只能一人操作。最后盖上油盘盖。(滤纸尺寸见最后附图)
b)接电源时整机应接地。应检查各连接部分无松动现象。用手正、反盘动三、四转,看足否有卡阻现象,一切正常后,点动电动机查看油泵旋转方向与箭头方向一致,不得反向。
c)
滤油机的进出油口通过胶管与贮油器连接,并将所有控制阀门全部打开,关闭回油阀和放油嘴,准备就绪,方可开车。
d)运转一分钟后,压力表指针在0.25Mpa左右时则为正常,如指针大于0.5MPa时,应停车检查故障,排除后再启动。
七、操作规程
a)操作者必须熟悉本机性能及调试方法。
b)清洗管道系统和机器内腔。
c)机器启动后,应经常检查压力表的读数和机器的运转情况,一旦发生机器异常,应立即停机,排除故障后再开机。
d)根据滤油容量,待循环过滤2~3倍的滤油量后,旋开放油水嘴,取出油样试验,直至合格为止。
e)工作一定时间后,压力升高到0.5MPa以上或压力比初始压力下降,系统滤纸击破或滤纸吸收大量的水份毛细孔扩张,这两者都已失去过滤能力。
f)安全阀在出厂前已经检查调整好,并用铅印加封,不得随意拆卸。如确有必要进行调整时,须试验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。
g)工作时应注意油标,如油盘内存油过多时,可开启回油阀,将油盘内存油放净,再关闭回油阀。
h)当油内水份过多时,应将油液加温,使水份蒸发一部分,待冷却至室温时再进行过滤。
i)过滤结束,应清理机器,涂上防锈油,放在干燥通风之处。
八、机器的维护与保养
a)所有密封表面,不用时应涂上防锈油,防止密封表面锈蚀(如滤板、滤框、止推板、压紧板等)。
b)滤网、梯形螺杆等清洗干净,涂防锈油。
c)所有管道接头,应包扎封口,防止异物进入管道系统。
d)机器在移动过程中,防止撞击、翻倒,以免损伤机器和降低机器工作性能。
e)产品不应露天存放,以免风吹、雨淋、日晒、夜露和尘土粘沾,如条件限制不得已时须采取防雨措施。
九、使用限制
本机在下列情况下禁止使用:
a)海拔高度超过1000米。
b)周围介质温度高于+40℃低于-10℃。
c)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5%。
d)有防爆要求场合,须选用带防爆电动机的滤油机。
e)无防雨设施或充满水蒸气的环境。
f)过滤汽油、煤油和含酸、碱成分的挥发性液体。